中国电影拟更名为中国电影产业集团
4月29日,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宣布公司名称拟变更为中国电影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变更为CHINA FILM GROUP CO.,LTD.。此次变更旨在与公司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战略保持一致,深耕电影产业,并推进集团化、规模化发展。
4月29日,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宣布公司名称拟变更为中国电影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变更为CHINA FILM GROUP CO.,LTD.。此次变更旨在与公司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战略保持一致,深耕电影产业,并推进集团化、规模化发展。
中国电影一季报数据显示,2025年1-3月,公司营业总收入9.94亿元同比下滑3.13%,营业总支出11.58亿元同比增长33.04%,其中,营业支出10.26亿元,销售费用3944.15万元,管理费用9911.12万元,财务费用-3422.21万元。营业利润
中国电影一季报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总资产为200.59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9.15%,其中货币资金76.61亿元,应收账款13.23亿元,存货15.18亿元。
为积极响应国家电影局 “中国电影消费年” 活动部署,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振文化消费市场活力,在2025年5月1日至6月30日期间,陕西省电影局联合猫眼、淘票票、美团、饿了么等平台,开展中国电影消费年之“爱电影 爱生活”陕西电影消费活动,面向消费者发放总额达
4月27日,第二十届中国电影华表奖颁奖活动在山东青岛举行,由万达影业(海南)有限公司等出品的电影《三大队》斩获多个奖项。
近日,第二十届中国电影华表奖颁奖活动在山东青岛落幕。作为中国影视工业化先锋代表,《流浪地球2》《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等电影获优秀故事片奖,《流浪地球2》导演郭帆获优秀导演奖。
编者的话:作为2025年上半年最后一个重要的电影档期,拥有5天长假的五一档即将开启。今年五一档集结十余部中外影片,涵盖人物传记、喜剧、动作、悬疑、动画等各种类型,在给观众带来多元化选择的同时,也建立起中国电影市场更加开放包容的信心。
第20届中国电影华表奖颁奖典礼于4月27日在青岛落幕,这场被誉为“中国电影双甲子之年”的盛会,不仅是对过去两年优秀作品的集中表彰,更折射出中国电影工业的进阶与突破。其中,国漫巨制《哪吒之魔童闹海》(简称《哪吒2》)凭借国内外市场的双重突破,被国家电影局授予“特
第二十届中国电影华表奖已经落下帷幕,电影人们齐聚青岛,共襄光影盛举,用作品镌刻下时代的印记,以热忱叩问中国电影的未来。
在第二十届中国电影华表奖颁奖典礼上,实力派演员张译凭借电影《三大队》中的出色表现再次荣获优秀男演员奖,这也是他第二次获得这一殊荣。消息一出,立刻引发了网友们的热烈讨论。
"建议直接改名叫华流量奖!"第XX届华表奖刚落幕,某流量爱豆凭3.2分烂片斩获影帝的热搜就爆了。网友辣评:"这届评委是闭着眼睛按投票器吗?"当老戏骨李雪健黑着脸甩手离去,这场本该是电影人狂欢的盛宴,活生生演成了行业大型翻车现场。
4月27日晚,“共筑电影梦,激扬时代情——第二十届中国电影华表奖颁奖活动”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举行。数百位老中青电影人代表齐聚一堂,在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的重要节点,共同见证华表荣誉的诞生。
4月28日,电影经济发展推介发布会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举行。本次发布会推介解读山东、青岛电影发展情况和电影经济发展支持政策,并发布电影研究报告。来自全国电影行业的300余位嘉宾代表出席发布会。
谁能想到呢?眼看已经是4月底了,每日票房榜的首位依然是《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甚至是连日以超过20%的票房占比断层领先。3月的情况更加不必说。
大众电影百花奖、中国电影金鸡奖、中国电影华表奖并称为中国大陆电影三大奖,这三个奖项有什么区别呢?简单来说,百花奖是观众奖,金鸡奖是专家奖,华表奖则是政府奖。
4月27日晚,第二十届中国电影华表奖颁奖典礼在山东省青岛市举行。作为中国电影的政府奖,华表奖不仅是对优秀电影作品的表彰和鼓励,更是洞察中国电影业深刻变革和发展趋势的重要窗口。尤其是近年来,华表奖的获奖电影反映出中国电影在题材、技术、文化表达等方面实现了多维突破
作为中国电影的最高荣誉,4月27日晚,由国家电影局组织评选和颁奖的第二十届中国电影华表奖在青岛揭晓。西安电影《美术老师的放羊班》获电影节优秀青年电影创作奖提名,“我们会不忘初心,用心‘种’下更多好电影。”电影出品人刘盼当晚接受记者微信采访时表示。
从北京国际电影节的举行,到刚刚结束的华表奖,再到关于中国电影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会议。当然少不了的还有近在眼前的电影“五一档”的预热,众多的影片已经等着我们,与此同时,跟着电影去旅行、电影消费年等等,电影后面的这个“加号”的内容也越来越多。
从北京国际电影节的举行,到刚刚结束的华表奖,再到关于中国电影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会议。当然少不了的还有近在眼前的电影“五一档”的预热,众多的影片已经等着我们,与此同时,跟着电影去旅行、电影消费年等等,电影后面的这个“加号”的内容也越来越多。
海外市场偏好哪类华语电影?我国电影在国际市场上面临哪些机遇与挑战?上周在北京国际电影节期间举行的“中国电影海外发行与推广主题论坛”,聚焦了当下华语电影最具挑战性的议题之一:如何“出海”。